乌克兰虽然失去了土地和人民,但他们获得了“自由”与“民主”啊。当然配资平台开户炒股,这是在讽刺泽连斯基的选择。
听了西方人的鬼话是什么下场,看看乌克兰的现状就知道了。
据俄罗斯国防部6月25日发布的战报显示,过去24小时内俄军五大集团军协同作战,共计歼灭乌军1305人。其中中部集团军战果最为显著,歼敌510人。
就在同一天,乌克兰副总理斯特凡尼希娜提交议案,要求禁止18-27岁育龄女性离境。这条消息也从侧面证实了俄罗斯国防部的战报:正面战场上乌克兰死伤惨重。
而结合这两条消息,我们能看到乌克兰战场与社会的双重困境。
俄乌战场的现实,乌克兰的人口困局
俄军近期采用“重点突破、两翼牵制”战术成效显著。
在顿涅茨克方向,东部集团军夺取关键居民点,歼敌190人;南部集团军摧毁多个目标,消灭165名乌军;西部集团军击退乌军39次进攻中的23次;北部集团军则有效改善前沿局势。
最致命的是中部集团军的纵深推进,单日造成乌军510人伤亡,彻底撕开乌军防线。
战术创新让乌军难以招架。戈尔洛夫卡战线,俄军将地道战与现代无人机结合,瓦解乌军堡垒;第聂伯河岸,电子战系统瘫痪乌军通讯节点后,炮兵对暴露目标实施精确打击。
俄军在苏梅方向两周连夺十村、单日逼退乌军5.8公里的战绩,显示战场控制力持续增强。
面对压力,乌军兵员短缺问题愈发突出。前线部队平均兵力仅存30%-40%,60岁以下女性与在校学生被批量补充进作战单位。
这种人员补充方式,暴露乌克兰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。
战场伤亡只是乌克兰人口问题的冰山一角。
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:自冲突全面升级以来,乌克兰总人口减少约1000万,相当于每四个乌克兰人就有一个离开。其中670万人沦为难民流落他乡,其余则因战损、迁移或自然死亡等原因减少。
人口结构失衡问题特别严重。基辅市议会内部文件披露:18-45岁乌克兰女性中,38%已逃往波兰、匈牙利等国;联合国难民署调查显示,这些女性中62%表示“没有回国计划”。
与此同时,乌克兰去年死亡人数已是新生儿的三倍,自然增长率为负值。
城市景象最能体现乌克兰的惨状。拥有6万人口的波克罗夫斯克市,如今只剩下1万人;乡村与城市街头,常见妇女、学生和领取养老金的老人,适龄男子数量锐减。
联合国预测数据显示:到2100年,乌克兰人口可能减少至1530万人,不到战前三分之一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乌克兰副总理斯特凡尼希娜的提案引发广泛讨论。她要求禁止18-27岁育龄女性出境,并将她们定位为国家重建的“战略资源”。
这并非临时动议,而是乌政府人口政策的延续。
在2023年,乌克兰曾限制医药学背景女性出境,赋予预备役军人身份;2024年时,乌克兰招募更多女性上前线缓解兵力压力;再到今年,全面禁止育龄女性离境。
具体管控措施已经开始进行试点测试了:乌克兰计划在边境设立“特殊检查通道”,要求适龄女性离境需提供特殊证明;哈尔科夫地区试运行“女性信息登记”,要求定期报告个人状况。
这些政策旨在保障人口出生率,但也引发伦理争议。
政策背后体系了乌克兰面临的双重压力:一方面,国家重建急需新生代劳动力;另一方面,持续冲突导致人口持续外流。当男性在战场大量消耗,女性被迫承担起维持人口基数的责任。
西方援助的变化,俄乌战争结束后乌克兰面临的问题
面对乌克兰的特殊政策,西方盟友反应微妙。尽管北约峰会承诺提供防空导弹与无人机,但实际支持力度明显减弱。美国将部分援乌防空部件调往中东;欧洲承诺的武器交付仅能满足乌军需求的30%。
西方对人口政策的沉默更值得关注。泽连斯基政府将征兵年龄下调至18岁,甚至酝酿限制女性自由时,欧美国家未提出明确反对。
这种态度印证了分析人士的判断:在西方战略考量中,乌克兰民众已成为地缘政治博弈的组成部分。
援助数据揭示了现实状况:美国军援中60%资金在美国本土支出,25%在乌使用,15%流向第三方。所谓援助实际上是维持美国军工体系运转。
那乌克兰得到了什么呢?乌克兰得到了“自由”与“民主”。乌克兰战场成为武器试验场,而乌克兰社会则承受着冲突的长期代价。
战场可以停火,但人口问题的影响将持续数十年。
战前乌克兰已是欧洲生育率最低国家,平均每位妇女仅生育一个孩子。持续冲突使情况更加严峻,适婚人群大量流失,社会结构失衡,经济重建缺乏劳动力支撑。
根据联合国数据模型分析:20-25岁乌克兰青年群体已出现严重断层。这个本应成为社会中坚、生育主力的年龄段,或战死沙场,或远走他乡。即便冲突结束,乌克兰也将面临持续的人口结构失衡。
乌克兰前经济部长直言:“当前乌克兰年轻人口面临严重短缺”。而国际机构曾建议乌克兰“吸引外国劳动力定居”,这在乌克兰国内引发关于文化传承的忧虑。
这种涉及文明延续的议题,比战场局势更令人深思。
俄军战报中的1305人,不只是战场数据,更是乌克兰社会困境的具体反映。 副总理提议禁止女性离境时,这个国家正为维持人口基数做出艰难抉择。战场上的防线可以被突破,但人口结构的破坏将影响国家未来数十年。
西方的武器援助或许能延缓前线压力,却无法解决千万人口流失的问题。联合国的预测指向一个严峻现实:到本世纪末,乌克兰可能萎缩成1530万人的国度。
存地失人,人地皆失;存人失地,人地皆存。乌克兰这是人地皆失。
乌克兰损失了这么多人口,即使最终获得了胜利也会被其他国家趁火打劫。就算那些西方国家品德高尚,青壮年、适龄女性、孩子都没了,乌克兰也没有足够的人来搞重建,重建以后也需要很多年来再次发展。乌克兰的未来已经完了,根基已经快断了。
信了西方鬼话是什么下场,看看乌克兰的现状就知道了。
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。参考资料:俄国防部:乌军过去一昼夜在特别军事行动中损失1305名军人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
星速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